当前位置:自动化设备公司社会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内卷化严重,可是内卷到底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内卷化严重,可是内卷到底是什么?
2023-02-04

内卷很简单的理解就是学生时期的课代表。

你和你同学每天放学花一小时就做完了作业,剩下了三小时的游戏时间。

你的课代表为了好好表现,做了一小时作业后,还花了一小时预习了一下,剩下了两小时游戏时间。

老师听说了,鼓励了课代表,并在班级上表扬了他。

第一次月考,你们大部分从90分进步到了95分。而课代表从90分到了100分,到了第一。

这叫竞争。

第二个月,你的班长要开始学习两个小时 ,于是第二次月考,课代表和班长都拿到了第一。

第三个月,课代表开始花了三小时学习,一小时游戏时间。你也开始努力,不过你比较懒,就花一小时半的时间来学习,两小时半来游戏。

结果,你、课代表、班长都考了100分,都是第一。

由于都是第一,所以第一不在有价值。但是注意一下。

你,学习了1.5小时,

班长,学习了2小时,

课代表,学习了4小时。

这就是内卷。其实在超过1.5小时后,你们就已经开始内卷了。明明已经达到了目的,但你们因为某个原因,继续消化游戏时间,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

老师看了很高兴,于是拿出了竞赛题,结果你们考了80/85/90。

于是你们又开始牺牲游戏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了。

但月考难度不变,下次你们仨依然能考100。只是竞赛题考不了满分。

于是,内卷越来越严重。

这边提一下另外两个概念哈

1.机会成本:内卷的程度越大,机会成本也会越大。就是你的游戏时间可能能让你学个画画,现在你学不了了,失去了这个机会。

2.剩余价值:拿上文举例,事实上,只需要月考考100就够了,但老师(老板)要你继续做竞赛题(加班)。

————————————————————————

最近看了很多电影,也懂了一些道理。

所以在最后,也补充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看了评论,大多数同学反对内卷和小部分的不理解。

不了解的同学往往能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有些是莫名其妙的,有些又是精辟的。

刚开始,我觉得大家就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的人。

过了很久,我在“

中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出不来像日本一样多的工匠大师?”中启迪了。

或许,

我们能理解何为“内卷”,

对“内卷现象“的出现而愤恨,

是因为,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都是以“

效率”作为做事准则。

我们看中“

效率”,

边际效用为中心,

不求“

完美”,

但求“

效率最大化”。

而员工的效率和老板的效率是不对等的,无法双赢。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内卷,使老板效率不断最大化,使员工效率不断减少,我们理所当然的反对。但只要有这种思维在,你变成了老板,也会让员工不断的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中国出不了太多追求完美的工艺大师。

按照,这一层逻辑,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候,日本应该也没有出现太多追求完美的手工大师。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当然这个想法还不太完善,我也是想叙述现象发生的本质。并不是说我想让社会动荡,引发不安,难道有错误存在,就不能指出错误。那岂不是又一次的文字狱。)

你以为世界太残忍,

素不知你我皆是屠夫,

只是手里没刀。

————————————————

写个不一样的回答。

从个人角度看来,内卷是一个消极的现象。

当时从一个文明或是国家、社会来看,内卷或许并不是一个消极的现象,相反可能是一个积极的现象。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明一直以来“内卷”都是以一个资本剥削的角度出现。

这就要说内卷出现的原因:

内卷出现的真正原因是应用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产业链繁殖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劳动力——供大于求

为了防止出现太多的失业人口,只能不断地细化,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有利于将笼统的工作细化成两个人做。

但当然,资本家们也会将两份细化的工作笼统的交给一个人做,这也出现了失业人口增多,工作的人工作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加剧了内卷剥削情况。

我这次更新回答是想告诉大家,对现存的内卷现象不要太消极。这只是每次人口暴增和科技发展缓慢的共同结果,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诞生出新的产业时,内卷现象就会消失,现在内卷现象可以说是对未来发展的养精蓄锐。

----------------------------------------------------------------------

首先谈谈内卷,再说说我们国家的情况。

1、啥是内卷化趋势?

就是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之后——也就是

在没有增量资源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存量资源争夺而加剧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之后,由于人类社会长达数十年还基本停留在利用化石能源阶段,生产力发展渐渐停滞,在这样情况下,

全球各国陷入对存量资源越来越激烈的争夺。

这种对存量资源的争夺不仅导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更让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充满敌视与不安。

存量博弈本质就是

零和游戏,强者恒强是因为掠夺了弱者的资源。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不同的文明争夺的资源主要是

土地与人口,只要拥有土地与人口就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丝绸与瓷器。

在农耕文明的阶段所谓的

富贵都是在占有更多的土地与人口基础上的。落后的生产力只能保证极少数人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对应的一定是“路有冻死骨”。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但是在化石能源阶段,

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也只能让相对少数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虽然这个比例比农业时代要高得多)。

全球70亿人口,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大致10亿人,如果扣除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人群,全球过上舒适生活的人群不会超过10亿人——

1:7就是目前人类生产力水平发挥到极致的现状。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主要是亚洲4小龙总人口不超过1个亿)能够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

从本质上讲就是二战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增量只允许增加这么一点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其它国家的人民可不可以挤进发达国家俱乐部?

可以!

前提是你得拿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把俱乐部某个成员挤出去!

内卷化趋势下存量博弈就是这么残酷!

2、关于国内的情况

大家可以看看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这是国家公布的一份

未来15年将这个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时间表!

下面,我来给大家系统梳理一下这份公报关于

经济建设的有关内容。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主要内容还是描述

未来5年—15年的发展与分配问题。简单的说,就是

怎么做蛋糕与怎么分蛋糕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怎么做蛋糕?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句话的关键首先就是把

“创新”提到了顶格位置。

为什么?

过去涉及“创新”的文字一般是“鼓励”、“支持”,现在变成了

“核心”。

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打个比方,在机关单位里,能贴上“鼓励”、“支持”标签的一般也就是部门负责人,最多是副总;

但凡除了一把手,谁敢说自己是单位的“核心”?

把创新摆到核心位置也是为了应付百年未见的大变局——外部环境越是剧烈变化,我们越不能抱残守缺因循守旧,

就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抓住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既然国家将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将创新驱动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那么新兴产业或者传统产业发展出来的

创新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量的创造者,而传统经济继续传统模式不但没有增量,

而且存量也会被慢慢蚕食。

简而言之,

无论是对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不创新就要被淘汰。

其次就是科技自立自强。

这个不用多说,经过老美的科技战已经形成了全民共识。

所以,未来管理层做蛋糕的思路非常清晰,

创新为驱动,科技为支撑。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

你至少得在这两个点上找到一个才能做大蛋糕。

另外还有一点,在五年前十三五规划中对经济明确提出保持中高速增长,

这一次却没有提经济增速的问题,这个对比就很有意思了。

十三五是决胜小康的最后五年,所以必须要设置较高的经济增速,

今年即将达成全民小康的目标。

十四五是经济转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至关重要的转型阶段,

不设定硬性经济增长目标就是为了让转型调结构能顺利完成。免得经济增长放慢,为了确保增长目标不得不放水搞强刺激影响转型的实现。

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在人工可控核聚变突破之前,目前全球的资源条件以及外部国际环境,

是无法支撑中国如同过去20年一样高速发展的。

目前全世界发达国家加起来也只有10亿人口,你就算是把所有发达国家全部踢到发展中国家行列,

也没办法让14亿中国人全部过上发达国家人民的舒适生活。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未来中国经济增速越高,与发达国家的摩擦和矛盾就越大,外部环境就越恶劣——

就算我们是学霸,也不能完全不顾及学渣们的感受,

温水煮青蛙的模式远比简单粗暴的碾压更适合中国和平崛起。

因此,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

未来15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都要降下来。

整体经济增速降下来,要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就得在蛋糕分配上做文章。

接下来是分蛋糕。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这段话是怎么分蛋糕的

基本原则。

首先就是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过去,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底子薄摊子大,

所以国家长期奉行高积累的政策,导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长期低于GDP增长。

现在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居民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就意味着

未来国家会进一步扩大增长财富的分配比例,降低积累的比例。以后每年GDP增长率是多少,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是多少。

按:

居民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同步并不代表着要将每年新增的财富分光,因为GDP居民分配基数总是小于GDP总量。

加大居民财富分配比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

为构建国内内循环为主的经济体系奠定基础。毕竟,

老百姓兜里没钱,是没办法扩大内需消费的。

但是,这个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对于不同地区的人群又有所区别。

首先是让“分配结构明显改善”,最终是实现“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

什么意思?

过去大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居民,

未来国家会调节这种增长不均衡的状况,缩小城市差异与地区差异。

怎么缩小城市差异与地区差异?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达地区城市化率都比较高,而不发达地区城市化率都比较低,

只要农业农村能优先发展,乡村能振兴起来,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这次我参加中央网信办扶贫走基层的活动感触特别深,

国家推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已经在开始实施的战略。

在贫困的乡村,国家不但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而且不遗余力在当地发展各种特色农业产业——比如桑蚕、中药材、茶叶、油茶等等。

当地农民过去种植粮食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元,但是有了这些特色产业之后,不但可以用土地入股产生财产性收入,另外在产业基地务农打工年收入也可以达到几万元以上。

只有农民富起来,才能做大经济内循环,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